发生巨变的第一套人民币

2012-12-13 09:03:16
作者:康银阁收藏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产产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收藏界的大转变。它由少量到大量,再又大量到极限,越来越多的人把业余的时间用来把玩古董和收藏各种不同的收藏纪念品,使得收藏爱好者的队伍日益强大。而量的改变引起了质的改变,随着收藏人士对第一套人民币的关注越来越多,拍卖市场上竟然出现了拍卖高峰期,一套不起眼的人民币现在众人皆抢,而数量不多的第一套人民币更是让人疯狂,持续增值不下的人民币现在已经货源紧缺、有价无市了!
 
       回想起数十年来第一套人民币在市场的变化和经历,感叹无比。收藏人士为它付出了七情六欲的感情,对它渴望过、伤心过、懊悔过、开心过、失望过……它就像是一个美貌姑娘,收藏者如同年轻的小伙子,现在还抱着希望追求着她。发生巨变的第一套人民币可以大致分为几个发展阶段,请耐心看以下讲述。
 
       充满未知的萌芽阶段: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正式发行第一套人民币的时候,一位收藏界的学者恰好手头上有一笔多余的资金,毫无用途的纸币摆在家里也是浪费,学者想着,打算去购买一些收藏品回来收藏,不料刚好看见市场上的人民使用第一套人民币中的币种,一时头脑发热,就购买兑换了整套人民币下来。果然不久后即1955年第一套人民币中的两个币种停止使用,后来又相继一个个停止生产。到现在高龄的学者已经拥有一套完整无缺的第一套人民币,但他不打算转卖给他人,因为他认为这是一个用钱买不到的回忆。
 
       停止发育的骨折期:中国人民成立新中国以来边忙着生产边发展着历史残党,由于错误的领导意识,1966年中国发起了让人痛苦不已的文化大革命。那时的中国,无数的人受到了迫害,无数的产业受到阻挠和冲击。收藏界就身在其中。相当多的收藏人士被“愤青”强加不同的头号,收藏多年的文化古物被砸碎,收藏界刚刚发展得如日中天的场面瞬间瓦解。第一套人民币刚被收藏人民币市场收纳入其中还未待增长的时候就断了路线。
 
      高速发展的含苞期:文革平乱后,中国实行改革大开放,种种生产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第一套人民币在沉睡了十年后也被收藏界唤醒,开始了奋斗生涯。不起眼的它努力想一展身手,等待着光辉绽放的那一刻。
 
       修成正果的高峰期:现在,市场上对第一套人民币的称赞多不胜数,对它的支持和追捧也是漫长队伍。经历了几十年的风波,今天终于能坐上了皇者之皇的宝座,以压倒性的优势站在市场的高峰值上,霸气外露!
 
       发生巨变的第一套人民币还是一个未到达世界顶端之巅的勇士,它的道路——下一站天空,将会变得更精彩!敬请期待!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国的印钞厂隶属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是国家法定货币生产企业,下辖22家大中型企业和1个技术中心,从事印钞、造币、钞票纸、银行信用卡的研制生产、印钞造币专用机械和银行机具制造、高纯度金银精炼和印制增值税专用发票、有价证券、银行专用票据、高级防伪证书等安全印务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http://www.collectrmb.com" target="_blank">
288人收藏 2011-12-22
     综合这些年收藏钱币的观察,试给第二版纸币的存世量排个序。这排序没有一个绝对数字的存世量,只是主要通过两方面的结论,得出的第二套人民币各品种存世量的相对多少:1.通过对豹子号的收集难度观察得出结论。豹子号的收集难度可直接验证各品种在买卖市场上的存世量,比如三版平水豹子号,其收集难度要大于车工,其品种近年表现不一般是有一定依据的。2.通过对淘
87人收藏 2011-12-22
        "http://www.collectrmb.com" target="_blank">人民币收藏 北宋名臣张咏,关于他的传说很多也很有趣。他给中国文化贡献了“水滴石穿”“不学无术”两个成语,还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84人收藏 2011-12-22
  在第一套人民币60个票券中,有两枚票券背面用蒙占族文字印有行名和面额.这就是5000元的蒙古包和10000元的牧马,这是收藏界普遍公认的大珍品。台湾收藏家李庚申称为“票王”,据台湾收藏家苏健章、香港收藏家冯乃川、新加坡收藏家吕荣熙联合统计,10000元牧马票券目前只发现59枚,名列第一大珍。5000元蒙古包票券目前只发现66枚,名列第二大珍。  
55人收藏 2013-08-08
  图案及颜色:正面左侧为帆船图,主色为浅蓝色或黑色两种.背面为花符,主色为绿色和蓝黑色两种。   票幅及边框尺寸:票幅115mm x 56mm。正面边框有108mm x 48.3mm,107mm x 48mm和107.5mm x 47.8mm等多种。   印制时间及工艺:1948年12月2011至1949年7月19日由第二印刷局(河北涉县)印制;石印三色。   发行
48人收藏 2013-08-23